日期:2022/3/18来源:
“目前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迫切需要一部法律为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明确的法律支撑,以良法促进善治、保障发展。”3月7日,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秦皇岛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于普松认为,是时候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立法工作了。
于普松毕业于华北水利学院排水专业,20多年来先后从事供水生产、管理、服务等多项数字化技术研究编制应用推广工作,他研发的管网数据远传终端及配套软件,彻底解决了企业长期依赖第三方厂家的困境,本企业利用他的科技成果合理调配水源,降低成本,产生了更大经济效益;他开创性提出IC卡水表微信支付方案,极大方便了用户购水;他的科研成果为企业节省资金500余万元。
近年来,于普松先后获得秦皇岛市“金牌工人”、河北省水协“工程技术创新人物奖”、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18年,于普松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肩负神圣的责任。”于普松把人大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工作中。
于普松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虽然部分城市陆续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但因缺乏上位法的支撑,法律法规的效力还得不到有效执行和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管线安全得不到切实有效保障,尤其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燃气管道爆炸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地下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存在分层不清、相互干扰等问题,在管线施工开挖中挖断损坏其他管线情况时常发生,造成停水、停电、停暖等现象,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地下浅层空间,是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的资源。”于普松说。
为此,于普松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住建部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立法调研,制定出台相关法律,依法保障城市命脉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当前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我将继续钻研新技术,发挥创新精神,将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供水事业上,为百姓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获得感;我也会继续发扬‘传帮带’精神,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帮助企业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普松说。